七步阁 > 军事历史 > 大明:开局朱元璋下跪求我 > 第九章 燕南飞糊涂啊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太子朱标虽然越来越信任燕南飞。

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始终不放心。

时刻担心自己那天,在武英殿无人之处,向燕南飞那惊天一跪,哪天被人发现。

他为此变得茶不思饭不想。

这天他特意来到朱标的寝宫。

朱标正在侍弄着窗台的君子兰。

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的到来。

“哦,我儿好雅致!”

听到朱元璋的声音,朱标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,起身迎接。

“儿臣不知父皇到来,有失远迎,还请父皇恕罪。”

“我儿大病初愈,不必多礼,我闲来没事,正好路过,特意拐进来看一看你,咱们父子有几天没见了,特来闲叙。”

父子二人喝退了各自的下人,相对而坐,聊了些闲暇琐事家常里短。

最后,朱元璋有意的把话题聊到了燕南飞身。

“听闻我儿最近与燕南飞交往颇深。”

听到朱元璋这么说,朱标赶忙应承道:“燕医官奉父皇之命为儿臣诊治,我二人年龄相仿,又觉相谈甚欢,一来二去就熟悉起来了。”

“父皇有何见教指示~”

朱元璋看出来了,朱标听出了自己话里有话。

他就喜欢朱标这个聪明劲儿。

当皇的就要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。

能透过细节听得出臣子和周围人的意图企图,以免陷入别人的圈套,被别人牵着鼻子走。

这样才能做个明君驾驭群臣。

反之则必然是个昏君,只能被群臣驾驭。

“哦,哈哈,挺好挺好。”

“咱也觉得这个燕南飞是个人才,你大病之时,朕还答应了他,三个要求。”

“第一,要为你剃发,针头,放血。”

“第二,百日内不给你派政事,让你静心休养,叫什么谨遵医嘱。”

“第三,他想著书立说在太医院和全国推行他所谓的西医理论,还要请朕给他的书提字写序。”

朱元璋虽然是笑着说的,但给他当了30年儿子,20年太子的朱标太懂朱元璋了。

他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门道和父皇的所指。

心想这个燕南飞真是不知天高地厚。

怎么能在为我诊治之前向父皇提这些要求呢,尤其是第三个条件。

让父皇为你的西医推广做背书,这不是打着父皇的威名干自己的事儿吗,干成了功劳是你燕南飞的,干坏了责任是父皇的。

万一你这个所谓的西医医术把皇家子弟也好,平民贵族也好,医出个什么三长两短,这些骂名岂不都要父皇给你背。

燕南飞呀,燕南飞,糊涂啊,糊涂!

你哪怕是治好了我,再向父皇提这些要求,那也是事后请赏,而不是事前携私邀功啊!

这可是犯了父皇的大忌呀!

就算事后立了天大的功,就因为这一句话,都能给你功过相抵了,还可能招来大灾大祸呀。

还记得洪武十二年,北疆前元残部扩廓贴木耳率军犯边,父皇命爱将洪都侯蓝玉领军出征,征讨扩廓贴木耳。

以蓝玉为代表的淮西子弟集团,向来与刘伯温为代表的文官集团不和。

蓝玉出征当天,命令大军驻屯金陵南门外。

自己竟鬼使神差的单人单骑闯进皇宫。

向朱元璋进谏,要求朱元璋惩治刘伯温,还说出了:“圣的天下,是淮西子弟门一刀一枪干出来的,一命一命换回来的。”

“不是刘伯温这些昏官蠢材,靠嘴皮子说出来的,如不惩治刘伯温,则必然兵心涣散,不好带。”

朱元璋强压怒火,要求蓝玉顾全大局,不要误了出征的好时辰。

并表明,一定会给蓝玉一个交代,这才打发了蓝玉。

蓝玉走后,匆匆赶来的朱标看到朱元璋雷霆大怒。

他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发过这么大的火。

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向来讨厌蓝玉这些淮西勋贵们,说自己的天下是他们打出来的。

“你们打下来的!一群武莽勇夫!没有文官谋士的运筹帷幄,你们怕早已成为亡元的刀下冤魂!”

“标儿你记住两点:文官不可怕,武官也不可怕,他们相斗更不可怕,可怕的是文物结合。”

“武将邀功不可怕,有功重赏,赏罚分明才是治军之王道,但当主子的被武将要挟,就非常可怕。”

“他蓝玉没人撑腰,敢这么蛮横吗?”

“他今天借着带兵出征,要求我惩治刘伯温,他明天就可以借别的事儿,实现他其他的野心。”

“当有一天他们的野心通过朕的手或你的手,满足不了的时候,难免不起异心!”

朱元璋虽然非常愤怒,但能坐帝王宝座也是非常识时务的。

他象征性的惩罚了刘伯温,随便找了个由头降了刘伯温三级,并要求他居家思过。

还派同为淮西领袖,同样与刘伯温不和的李善长亲自前往漠北大营,将消息带给蓝玉。

蓝玉听罢果然大喜,一举全歼扩廓贴木耳残部。

扫清了北方祸事。

领兵回金陵后,朱元璋本想找个由头算总账,处置了蓝玉这个骄兵悍将,以报大军出征当日自己被威胁之仇。

但恰逢常玉春之女常氏和太子朱标大婚。

蓝玉的亲妹妹是常遇春的妻子,常氏的生母。

完婚后,蓝玉一下成了太子的舅舅,和自己还攀了亲戚。

考虑到这层关系,朱元璋便寄下了蓝玉的项人头,迟迟没有下手,事情一拖再拖,拖到了现在。

没想到,燕南飞还敢步蓝玉的后尘。

深知朱元璋帝王心术的朱标,顿时觉得好友燕南飞可悲可叹。

端午看书天天乐,充100赠500VIP点券!

(活动时间:6月3日到6月5日)